人啊,小时候天天巴望着自己快点儿长大,越长大却越来越害怕面对年龄和衰老这件事。毕竟青春蓬勃的少年气和满脸胶原蛋白的少女感是代表着健康、活力、状态满满,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追求保持一个年轻的状态了。
事实上,人都是会变老的,变老可能代表着不仅身体长了一岁,随着年龄增大,眼角、嘴角会出现细纹,面部皮肤会变得松弛,眼皮沉重,鼻子变大等等.....身体器官包括肛肠器官也在慢慢老去……甚至还有可能引起痔疮……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神奇的部位——肛垫了。
1 什么是肛垫
在人体肛门和直肠的连接处,有那么一圈类似于“密封垫”效用的粘膜及粘膜下组织,平日里兢兢业业的起着肛门功能节制微调作用,随着年龄增长,它也会发生变化。这个人体 “密封垫”,在医学上就被称为“肛垫”。
肛垫组织形态跟痔疮简直一模一样,都是由曲张的血管、平滑肌、弹性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。科学研究表明,正常人体均有数目不等和大小不一的肛垫凸现于肠腔内,也就是说,肛垫是每个人都有的!那么,肛垫跟痔疮到底有什么关系呢?
随着年龄增长,20岁之后的肛垫一年老一岁,它开始退化,弹性纤维减少,甚至出现断裂、扭曲和疏松的状态,再也不能弹性十足的服务于肛门了。
不再年轻的肛垫,出现了回缩障碍,慢慢从原来固定的位置下移。就算肛垫老化了,人也必须要去排便......因为总是被便便摩擦使得肛垫充血肥大,肛垫支持组织平滑肌不能在排便后及时将肛垫缩回肛管,紧缩的肛门括约肌又妨碍肛垫内血液回流。简直是恶性循环!于是肛垫就这么开始给身体帮倒忙,有一些就变成了痔疮。
2 痔疮与年龄的关系
有研究结果表明,痔疮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。20岁以前,青少年的平滑肌纤维排列细密,相互平行,结构精细,弹性纤维较多,肛垫活力满满,病变为痔疮的可能性非常低。
20岁后,痔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,45岁-65岁是发病高峰期,一直到65岁后,肛垫老化到连病变为痔病的弹性都没有了,痔病的发病率才此下降。除了自然老化,人类的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,也会加速身体老化,促使肛垫下移。
3 抛开年龄,恶习才是导致痔疮的罪魁祸首!
①不良的排便习惯
带着手机去厕所,一上就是半小时,上厕所时间太长,容易造成肛门盲肠内淤血而引发疾病。悄摸摸说一句:长时间如厕过久更容易便秘哦!
②不合理的饮食结构
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纤维等含量的差异,都会影响排便的顺畅程度,从而影响肛垫健康,长期饮酒、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,更是在为痔疮作伥。
③久坐不起或久站不动,缺乏运动
人如果长期处于站、坐、蹲位或负重远行的状态,直肠的静脉血液回流受阻,而直肠静脉又缺乏瓣膜,容易发生血液淤积现象,从而导致痔疮形成。
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,都应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,那么不想变老的你们,也要照顾好肛垫这个小可爱才是。虽说长大这件事无可避免,器官老化和出现变异这件事也是自然规律,好好照顾自己,才能更好的预防更多的病痛发生总是没错的!如果真的不幸得了痔疮,也不要太过担心,因为,有肛泰呀!
|